• 登录
  • 首页
  • 学生服务
    • 学生签约
    • 学生违约
    • 学生派遣
    • 博士派遣
    • 学生改派
    • 职业测评
  • 单位服务
    • 发布需求
    • 场地预约
    • 政策法规
  • 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 院系服务
    • 发布新闻
    • 签约审核
  • 如何签约
  • 怎么发需求
  • 简历怎么写
  • 群面怎么面
    • 首页
    • 新闻公告
    • 公告
  • 新闻公告
    • 公告 >
    • 新闻 >
    • 协议书 >
    就业指导
    • 咨询 >
    • 讲座 >
    • 活动 >
    • 赛事 >
    招聘信息
    • 专场 >
    • 需求 >
    • 实习 >
    • 海外 >
    合作企业> 其他>
  • 弘扬报国志,连理中国梦

    公告来源:     发布日期:2018-11-05     浏览量:

    ★ 前言 ★

    大连理工大学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打造“三全育人”,做好“四个服务”,指导学生以更高远的格局和更开阔的视野规划人生。一代又一代的大工人留东北、到西部、下基层、去参军,他们与时代同心同向,主动投身国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以不懈奋斗、不怕吃苦的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敢于担当、建功立业、报效祖国。

    第一章 响应祖国号召、服务国家战略

    学校紧密围绕“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振兴东北”等国家战略,主动对接重点地区、重要领域、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的人才需求,加强“工业制造2025”“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就业市场的建设,为毕业生“自觉传承红色基因,主动服务国家建设”保驾护航。

    一、承丝路古风,谱共赢新篇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根据“一带一路”走向,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自贸区等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其中:

    1、北线A:北美洲(美国,加拿大)—北太平洋—日本,韩国—日本海—扎鲁比诺港(海参崴,斯拉夫扬卡等)—珲春—延吉—吉林—长春—蒙古国—俄罗斯—欧洲(北欧,中欧,东欧,西欧,南欧);

    2、北线B:北京—俄罗斯—德国—北欧;

    3、中线:北京—西安—乌鲁木齐—阿富汗—哈萨克斯坦—匈牙利—巴黎;

    4、南线:泉州—福州—广州—海口—北海—河内—吉隆坡—雅加达—科伦坡—加尔各答—内罗毕—雅典—威尼斯;

    5、中心线:连云港—郑州—西安—兰州—新疆—中亚—欧洲。

    从国内来看,西安、兰州、银川、重庆、成都、昆明、西宁等市以及西藏、新疆、内蒙古等区域都同时承担着一带一路和西部开发的建设任务。西安、成都等地为了吸引人才落户在近两年频繁推出各项优惠政策,陕西省委组织部等政府部门也与我校签订了人才供需合作协议。

    从国外总体情况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且多数国家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大体呈现“倒梯形”的结构特征。进而在投入的产业间也形成了三种不同的梯度,即技术密集与高附加值产业(工业化后期国家)、资本密集型产业(工业化中期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业化初期国家)。经过近几年的通力合作和大力建设,如新加坡(贸易合作、教育文化旅游等跟进)、阿尔及利亚(基础建设为主)、肯尼亚(铁路先行、带动其他)等地区已经成为样本,实现了合作双方供需互补、各施所长、各尽所能的良好状态。

    据不完全统计,几年来已有80多家中央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承担了3100多个投资项目和工程,包括中巴经济走廊、中白工业园、中老铁路、中泰铁路、雅万高铁等;参与建设的主要是与我校有密切人才供需合作的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远洋海运集团等等。

    “一带一路”是一条互尊互信之路,一条合作共赢之路,一条文明互鉴之路。沿线各国和衷共济、相向而行,我们有信心能够谱写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新篇章,让沿线各国人民共享“一带一路”共建成果。希望大工学子不畏艰险不惧挑战,善于发现机遇并把握机会,勇做大时代的弄潮儿!

    建议以下专业毕业生关注此就业方向:

    建筑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功能材料、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能源化学工程、商务英语、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工程管理、交通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安全工程、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工程力学等。

    二、借政策东风,助东北振兴

    “共和国的长子”辽宁、重工业的摇篮吉林、盛产粮食石油的黑土地黑龙江,东北三省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承担了国家最为根本的基础建设、经济建设等一系列政治任务,贡献了资源、技术、能源等等各方面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于9月25日至28日到东北三省六地市考察,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为深入推进东北振兴“问诊开方”,强调了党中央对振兴东北的信心和决心。10月25日,孙春兰副总理视察大连理工大学,要求将一流大学建设与东北振兴紧密结合,提升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以强大科技支撑和人才支撑,为推动东北振兴贡献大工力量。

    东北三省各级政府纷纷根据自身的优势,制定了因地制宜的发展战略和人才引进战略,并且得到了国家配套政策的扶持。其中以辽宁省为例,从政策方面看,依据2018年5月集结成册的《辽宁省各市人才(高校毕业生)服务政策汇编》,沈阳、大连等十四市都出台了具体的就业创业政策和人才引进办法等,盘锦市出台了《盘锦市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毕业生留盘就业创业支持政策(试行)》,该政策摘录如下: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毕业生留盘就业创业支持政策(试行)

    一、鼓励企事业单位开发适宜岗位

    (一)新增就业岗位奖励政策。鼓励我市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招录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应届毕业生(以下简称该校毕业生),对于吸纳该校毕业生在盘就业且入职基本工资标准达到4500元/月以上的企业,每招用1名该校毕业生一次性予以该企业1.2万元新增就业岗位奖励。

    (二)科技岗位开发奖励政策。对吸纳该校毕业生留盘从事科技研发工作,且入职后基本工资标准达到5500元/月以上的企业,可按实际招用该校毕业生人数予以企业每人每月1000元的科技研发岗位补贴,补贴期限为3年,按年度申领核发。

    (三)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对吸纳该校毕业生留盘就业,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企业,按实际吸纳人数予以社会保险补贴。补贴标准按企业招用该校毕业生所缴纳的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费统筹部分金额之和的50%计算,补贴期限为2年。补贴资金由市、县区(经济区)财政按7:3分担。

    (四)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优先招录政策。鼓励各级各类事业单位优先招录该校毕业生,在编制空余情况下,可在各级组织、人社部门监督下,通过面试考核方式定向招录该校本科以上(包括本科)毕业生,重点从事规划、建筑、环保、化工、信息、电子商务等紧缺岗位工作。

    鼓励市域内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通过面试考核方式直接招录本科以上该校毕业生,重点从事建筑、管理、财务、会计、金融等紧缺岗位工作,工作1年以上经考核表现优秀的,可优先聘为中层副职岗位。

    二、吸引毕业生来盘就业发展

    (五)助学贷款报销政策。对于毕业时自愿留盘就业创业的该校毕业生,实施助学贷款报销政策(包括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下同)。毕业生报销助学贷款的金额最高不超过2.4万元。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实际获得助学贷款低于2.4万元的,按照实际获得的助学贷款金额报销。

    毕业生在盘就业满1年后可凭原始贷款协议和上一年助学贷款偿贷凭证申请报销,分3年报销完毕。

    (六)人才公寓免租政策。鼓励各县区政府、经济区管委会筹建、扩建、改建人才公寓,并优先提供该校毕业生免费租用,免租期限为5年。

    (七)公积金贷款政策。该校毕业生在盘购房,并且住房公积金连续缴存超过3个月的,可以申请办理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在辽东湾新区购房的,可以参照我市公务员住房贷款政策实行购房零首付,以家庭(夫妻、共同还款人)缴交公积金贷款购房的,最高贷款额度为80万元,以单方缴交公积金贷款购房的,最高贷款额度为50万元。

    (八)重点培养政策。对留盘符合条件的该校毕业生进行重点培养、动态管理;对在基层工作中富有领导能力、实绩突出、群众认可度高和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干部,可充实到后备干部队伍,择优使用。

    三、鼓励毕业生在盘创业创新

    (九)创业启动资金支持。对符合我市产业发展规划,创业能力强,发展潜力大,带动就业6人以上,由该校毕业生主导且在盘落地的创业项目,创业初期予以20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资助。

    (十)创业场地支持政策。对入驻各类创业孵化器、科技孵化器,并进行科技研发或生产经营的初创型科技类企业,3年内免收场地使用租金。

    对于租赁各类孵化基地(创业孵化器)以外场所开展首次自主创业的该校毕业生,予以5000元/年的创业场地补贴,家庭困难的毕业生,予以10000元/年的创业场地补贴。创业场地补贴期限为2年,按年度申领核发。

    (十一)创业贷款扶持政策。对在盘创业的该校毕业生,可提供最高额度为10万元的财政贴息创业担保贷款;对在高新技术领域实现独立创业的,上述贷款额度最高可达20万元。对由两名以上该校毕业生合伙创业的,上述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50万元。

    对由该校毕业生创建的小微企业,当年吸纳新就业人员达到原有职工总数15%(含)以上(国家限制的建筑业、娱乐业以及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广告业、房屋中介、桑拿、按摩、网吧、氧吧除外),且与新吸纳人员签订1年以上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可按规定申请不超过300万元的创业贷款,贷款期限不超过2年,财政部门可按贷款基准息率的50%予以贴息。

    对该校毕业生的初创期科技型企业,经专家委员会评审后,符合条件的,予以10—50万元的免息贷款,贷款期限为2—3年。

    (十二)综合服务政策。对留盘自主创业的该校毕业生,由市级公共人才服务机构为其免费提供档案存放、代缴社保、代办户口、职称评定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务代理服务。

    同时,学校也通过校地合作积极引导毕业生在辽宁建功立业,10月25日,辽宁沿海经济带六城市——大连理工大学人才供需合作签约暨人才引进推介会成功举办,我校与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六市签署人才供需合作框架协议。

    东北地区具有传统优势的军工、汽车、重型机械、石油化工等对口行业企业和“工业制造2025”“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企业尤其值得我校毕业生重点关注。如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在长春有轨道客车公司、在沈阳有机车公司、在大连有电力牵引研发中心,该集团注重创新发展秉持人才至上,把人才提升到第一资源乃至唯一资源的认识高度,识才、爱才、敬才、用才,尤其重视引揽、选拔、开发、激励创新型人才;如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其总部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并在大连有研发所和生产线,其人才理念为“以人为本,人尽其才”;其他还有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牢固树立“尊重人才”理念的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以人为本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等都在东北区域建有制造、设计、研创的子公司。这些立我强国之本、创我大国重器、筑我大国之基的大型企业集团均为大工学子实现远大抱负、成就伟大事业提供了广阔舞台!

    建议以下专业毕业生关注此就业方向:

    公共事业管理、工业设计、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功能材料、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能源与动力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海洋资源开发技术、工程管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交通工程、制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应用化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安全工程、生物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物流管理、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国际经济与贸易、船舶与海洋工程、工程力学、车辆工程(英语强化)、飞行器设计与工程、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日语强化)、网络工程、数字媒体技术

    三、乘双创之风,扬鸿鹄之志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指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近年,从国家层面到各省市区陆续出台有关创新创业的指导扶持意见或优惠政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纷纷结合自身优势大力提升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能力,持续增强人才的引领作用。

    国务院于2018年颁布32号文件《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持续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和更深程度推进,创新创业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对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结构升级、扩大就业和改善民生、实现机会公平和社会纵向流动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促进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其中对“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等新业态新模式,“人工智能”行业技术发展,知识产权转化和高新技术转移等领域都释放出积极信号。以下为部分省市的相关政策,希望大工学子解放思想、结合实际,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最好的时代,将自己在母校的所思所学转化为创新报国的动力源泉,敢于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

    北京市:《关于支持和鼓励高校、科研机构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

    深圳市:《深圳青年创新创业人才选拔扶持实施方案》

    宁波市:《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

    大连市:《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

    西安市:《“创业西安”行动计划(2017-2021)》

    长沙市:《长沙市建设创新创业人才高地的若干措施》

    大连理工大学2019届冬季供需见面会

    就要与你相约双十一了

    小编以上介绍

    有没有为迷茫的你点亮一盏心灯呢?

    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文章Id29700----------文章链接29700.htm
联系我们:
  • 大工就业 大工招聘
  • 大连理工大学招生就业处

    • 电话:+86 0411-84708296
    • Email:career@dlut.edu.cn
    • 传真:+86 0411-84671813
  • 企事业单位招聘服务

    • 就业市场科
    • 联系电话:+86 0411-84708222
    • +86 0411-84709222
    • 地址:南门科技园C座305室
  • 业务办理及政策咨询

    • 就业信息科
    • 联系电话:+86 0411-84708533
    • +86 0411-84706780
    • 地址:南门科技园C座308室
  • 校企合作及指导培训

    • 联系电话:+86 0411-84706143
    • 地址:南门科技园C座307室
  • 盘锦校区就业指导与校友服务中心

    • 电话/传真:+86 0427-2631678
    • 办公邮箱:pjcareer@dlut.edu.cn
    • 地址:盘锦校区G01-E207
    • 网址:http://pjcareer.dlut.edu.cn/
大连理工大学招生就业处 版权所有©2017